close

晚唐,張讀《宣室志》「英台,上虞祝氏女,偽為男遊學,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。山伯,字處仁。祝先歸。二年,山伯訪友,方知其女子,悵然如有所失。告其父母求聘,而祝已字馬氏子矣。山伯後為鄞令,病死,葬鄮城西。祝適馬氏,舟過墓所,風濤不能進,問知山伯墓,祝登號慟,地忽逢裂陷,祝氏遂並葬焉。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。」
據統計,梁祝總共有三十幾個版本(還有音樂劇.電影電視.漫畫小說.畫冊等等各種形式的呈現),最早發布這個故事的源頭是印尼,而梁祝故事的背景是東晉時代的浙江一帶,被稱為是"東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",更名列世界四大愛情悲劇之ㄧ,也是中國四大傳說之ㄧ,其他三個傳說分別是白蛇傳.孟姜女和牛郎織女,中國學者大舉研究梁祝故事,並尋訪其古蹟,考證故事的真實性,有五十餘位學者一致認為除化蝶情節離奇失真,歷史上確有這兩位青年男女,這番研究風潮已經成為"梁祝文化",變成是歷史的.學術的和藝術的深層意涵,而跳脫了稗官野史的框架。
記載上,梁山伯死於二十一歲,換算學齡,大概只是個大三學生,正是人生最美好精華的歲月,他顯然憨厚實心,從來也沒看出好同學的女兒身,青青子衿,在寧靜脫俗的學校生活裡,彼此扶持砥礪,成就學業,滿懷雄心,和現今的我們並無相異,卻因為門第觀念,永遠失去了他的愛情和生命,情,竟是一個年少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。
每讀至"祝登號慟,地忽逢裂陷",又接受了太多視聽媒體的訓練,眼前總浮現那外剛內柔的女子,掏自肺腑的痛喊,頓時天崩地裂,也許馬文才並不如同今日渲染的,是一個仗勢欺人的紈褲子弟,然而彼此無所知,就這樣結成一生因緣,叫人怎麼能不痛惜螢窗共讀,夜半同榻暢談夢想的知己呢?
儘管說梁祝是東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,然而我們的祖宗比莎翁早了一千多年,在故事和意境上有更為完整曲折的呈現,中國人應該是多沉默保守的民族,卻屢屢在文字上出現瑰麗的文化意涵,白蛇癡心化為人身,織女衝破人與神的藩籬下凡,這不都是傳統社會給我們的枷鎖,綑綁住人,綁不住靈魂底層的吶喊,超越階級.身分,不顧一切的相愛了,這其實是文人對門第社會的有力控訴,生死不能結束人間最美好的東西,所以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雙飛,延續真摯純潔的愛情,天上與人間,請告訴我,那有多麼遙遠?
這幾天研讀唐人小說,"霍小玉傳"的男主角李益說的那句"小娘子愛才,鄙夫重色",老實不客氣的道出愛情的現實與悲哀,美麗的容顏怎麼能長久依持,偏偏我們都深陷泥淖,羅密歐不也只是喜歡"不叫玫瑰花,卻一樣有玫瑰香氣"的,茱麗葉的美貌嗎?白先勇先生推舉的"牡丹亭",說其"死去又活來",遠遠勝過莎翁讓有情人殉情的偉大,然而,柳夢梅又何曾與杜麗娘真實的相會?只不過都是憑藉著靈異力量的渲染,一些夢境做些肉體上的纏綿,如果杜麗娘不那麼清麗,故事能繼續走筆嗎?而崔鶯鶯癡心獻出自己,"粉妝在臂",是多麼感官的寫法,他們在文學上有了交流,肉體有了最直接的接觸,然後呢?
愛情其實沒有崇高卑微之分,男女主角在書中在戲裡的抵死纏綿,傳達的不過都是彼此珍惜相容的體貼情意,我們太愛說"我愛你",愛變的廉價,我卻在這些古典小說或傳說裡,嗅聞到淡雅的香氛,雋永悠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念慈 的頭像
    念慈

    畫眉山莊

    念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