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我知道布萊德彼特的版本比較帥,但是這個版本的海報讓我很感動。)
時間是一條的縱向的河流,生命沿著河岸發展,無論所發展的幅員有多麼遼闊,我們都不可能獨立於時間之外而生存。
那麼,讓時間改個方向如何?
班傑明是個越活越年輕的人,因為出生時的衰老模樣,讓父親遺棄在養老院前,被黑人女傭奎尼收養,開展了自己奇特的一生,但是,生命的時間反向發展的後果是,他必然要接受很多親愛的人的死亡,而當他退化成嬰兒之後,誰又能來養育他?甚至,他不可能陪著自己的女兒成長,因為他注定是個缺席的父親角色,他會在女兒的少女時代,也同樣變成一個青少年,還可能更為幼小。
片中有座倒退走的大鐘,是一個喪子的工匠打造的,只因為他期盼時間重來,孩子就不會離開,當然這也隱喻了班傑明的生命方向,問題是,班傑明除了外表以外,他的生命依然是不停向前走的,他仍依序走過了依賴媽媽、偷溜出門去玩、出門打工、開始獨立生活,甚至於愛戀這樣的軌道,他的生命並不是「重來」,並不像<回到十七歲>那樣又充滿希望,他只是更提前了時間去體驗衰老或病痛,除此之外,他有更多的摸索,也更需要縝密的規劃。
生命真是個大哉問,在本片的觀點裡,似乎籠罩著濃濃的「宿命論」,沒有巧合的事情,所有的選擇都環環相扣,造成最後的結果,如果購物的女人早一點出門,如果那台貨車不擋在我們前頭,如果朋友的鞋帶不斷掉,所有的事情能早一些晚一些,都會有所改變,可是,我們知道,巧合不是偶然發生的,班傑明的生命也不是,他遇見了很多人,努力的為自己的生命做些什麼,比方立志游過英吉利海峽,卻半途而廢的女人、想要讓自己的父親明白,自己是個藝術家的拖船船長,以及他善於跳舞的情人黛西,因為生命是有限的,所以更該讓它發光發熱,並且堅持,生命的力道和和時間是無關的,這取決於「我想要什麼樣的生命」而已。
電影的場景主要在醫院、養老院和大海,醫院和養老院都是充滿死亡的地方,但是班傑明的衰敗身體,卻意外的讓養老院成為最適合安身立命的地方,在此,老和死亡是自然而舒緩的,他和媽媽一起送走了很多夥伴,也迎來很多新客人,這些人中不乏偉大的聲樂家或鋼琴家,但在生命面前,我們都一樣,等待某種必然過程,在那之前,他們依然歌唱談笑,不像醫院的生生死死都如此尖銳。而一再出現的海上風暴、戰爭、颶風來襲的天氣預報,都是生命的不可測,沒有人能預知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,這是生的悲哀,也是生之所樂,我們的生命太像冒險了,而充滿了樂趣。
在選角方面,優雅的凱特布蘭琪,和永遠的美男子布萊德彼特,在視覺上當然令人愉悅,尤其越到影片後段,越來越年輕的布萊得真是令人鬆了一口氣,要看他的老妝還真是煎熬,而凱特的氣質很符合舞者,但是兩人的戀情真的是只有辛苦可以形容了,多半時間,他們談的都是黃昏之戀,因為不是女大男小,要不就是男老女小的搭配,這給女方的壓力實在太大了,當五十幾歲的黛西在遇到十幾歲的班傑明時,黛西已經自卑於老去的容顏,而羞於和班傑明纏綿繾綣,所以當他們兩個好不容易都處於四十幾歲的交界時,班傑明看著鏡子,試圖記下這一刻,因為這是短暫的合諧,但無論如何,他們努力突破時間給的限制而相愛著,即使到班傑明逐漸變成孩子(但內在已經罹患老人痴呆症),黛西進入養老院,照料這曾和她瘋狂愛戀,孕育生命的男人(孩),當我看見蒼老的黛西,牽著蹣跚學步的小小班傑明時,有掉淚的衝動,這份愛情本沒有「一起到老」的可能,我們知道很多事情都不能盡如人意,可是我們努力衝破這些阻礙,仍然相聚,這是愛的張力,最後,班傑明以襁褓的姿態,死在他最愛的黛西懷裡,像是睡著了一樣。
電影中談到蜂鳥,這種高速飛行和呼吸的鳥,只要兩年就會死,因為消耗的太多太快,烏龜因為養息,所以千年不死,可是當我們連續照相後,解構蜂鳥的飛行狀態,才發現他的翅膀不斷畫出數學中的「∞」。
是的,無限符號,時間有涯,但生命或是愛,無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念慈 的頭像
    念慈

    畫眉山莊

    念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