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很簡單也很通俗的故事:美麗聰慧的喬治安娜接受了父母之命,下嫁給年紀差距極大的公爵,兩人無法彼此了解,最好的朋友又介入了她的婚姻,喬治安娜只好在初戀裡找尋活著的感覺,結果是,為了現實,每個人都有妥協。
我一向喜歡古裝片裡的衣香鬢影,誇張、浮華,伴隨而來的是艷羨的目光和不方便,誠如喬治安娜說的「這是女人唯一表達自己的方式」,張愛玲該會聽懂的,投身政治,或者書寫的女人,都讓男人感覺危險,只好用服裝這種無聲的語言說話,男人認為女人總在取悅他們,其實,打扮著的女人,是藉由男人的愛來犒賞自己,我的穿著並沒有讓男人心悅誠服,有時候連女人也會側目,我在乎那些異樣的眼光,可是我為什麼沒有屈服,穿著牛仔褲上街呢?
因為,我只不過是在表達自己而已。
然而二十幾年來,我知道女人連最貼身的自由也沒有,比以前的女人來說,我們當然自由,可是「沒有所謂『相對』的自由、相對的『被愛』,自由是絕對的。」,是吧?我認為自由是沒有邊界的,我們永遠有更自由的空間,我指的是成熟的自由體制,但是真正的自由不是社會給我的,不論別人怎麼看我,也無法控制我的吶喊,連我自己都無法控制,因為那是靈魂的聲音。
其實,談自由是太形上學了,我最動容的,是一身華服的喬治安娜,對著初戀情人劈頭就問:「你想我嗎?」,男人嚇了一跳,男人總是在驚嚇中過活,小心翼翼,為什麼不能乾脆一點愛或者不愛呢?男人表示自己只是不習慣這種直接的問話方法,可是愛為什麼要用譬喻法或是象徵法呢?說那麼多「鴛鴦怎生書」、「明月共此時」不就是想你、愛你嗎?我們小心的繞過「愛」這個字,所以就可以不愛了嗎?
我不明白。
劇中似乎沒有反派,已經學會了對不同的時代有所體諒了,需要男性繼承人的公爵、需要用肉體換取和孩子相守的公爵情婦,都是可恨,然而可憐,每個人都是自私的,所以不夠好,總要讓別人傷心,而溝通很難,所以即使有愛或著軟弱,我們也吝於讓別人走進來,片尾喬治安娜讓丈夫和情婦結婚,一派坦然的在圓形噴水池邊追逐,圓在東方是圓滿的意思,活水噴泉更令人充滿希望,儘管我知道這份和諧是爬過多少荊棘才誕生的,但我們要這份和諧,犧牲是必然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念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