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國文作業:6a1~6f
姓名:林念慈
組別:第一組
學號:595011075

1.<閨怨> 王昌齡 6a1
閨中少婦不知愁,春日凝妝上翠樓。
忽見陌頭楊柳色,悔教夫婿覓封侯。

1. 唐人閨怨多征婦之思,此為一般思婦,從「不知愁」和「凝妝上翠樓」得知,
此婦家境寬裕,不為生計苦惱,方有雅興登樓賞景,不知憂愁,而「翠樓」是華麗的樓房,婦人生活優渥可見一斑。
2. 首句「不知愁」從字面可解讀女子因年少,還不是那麼知解憂愁,但實以反
面落筆,讓一個「不知愁」的少婦感到「愁了」,可見此愁之深重。
3. 「不知愁」和「春日凝妝上翠樓」是有因果關係的,正因不知憂愁,才有興
致在春暖花開的時節精心上妝,否則良人在外,思婦應當是無心,也不需要點脂畫眉的,即便是現代,寡婦如果花枝招展尚且被指指點點,何況彼時,一個丈夫遠在他鄉的女子,怎能如此明目張膽的妝點自己?從此也可解讀女子的確年少,不懂人情世故。
4. 首頸兩聯充滿了慵懶的氣氛,彷彿見女子倚欄遠眺,百無聊賴,嬌憨可攫。
5. 「忽見」之「忽」轉折有力,到此處情緒急轉直下。
6. 楊柳在詩裡通常象徵離別,但此次象徵的對象是「春色」,而且隱含有男女情事的意涵,女子見春柳鮮綠飄飛,不禁心神蕩漾,方才產生了思夫的情緒。
7. 通篇不見一「怨」字,但改用「悔」字,動詞運用極巧妙,那一悔所牽連的情緒,把閨中的孤單寂寞表露無疑。

2<.青青河畔草>古詩 6a2.b1
青青河畔草,鬱鬱園中柳。
盈盈樓上女,皎皎當窗牖。
娥娥紅粉粧,纖纖出素手。
昔為倡家女,今為蕩子婦。
蕩子行不歸,空床難獨守。

1.「草」和「柳」在詩中多象徵別情,而形容詞使用「青青」和「鬱鬱」,都是
極茂盛的意思,字面上表示草木蔓生,然而其中則是思愁綿綿不盡之意。
2. 極力鋪陳女子之美貌,從「盈盈」、「纖纖」、「娥娥」、「纖纖」這一連串的疊
字,我們可以想像女子肌膚勝雪,食指纖纖如蔥玉,體態窈窕,還精心的上了
妝,那美貌真是無與倫比,這樣著重於女子的美貌,很容易就呼應到「昔為倡
家女」的出身。
3. 一連使用了六組疊字,除了在語言上更為生動,也更能表達出女子思念的急
切與深厚,此法也為唐宋詩人廣為沿用。
4. 「昔為倡家女,今為蕩子婦」運用了映襯的手法。
5. 從景物描寫,草木繁盛,柳絲翻飛,見其時正是春意昂然,生機勃勃,而窗
內的女子也正當好年華,我們可以想像她曾有一段恣意縱酒高歌的娼妓生活,
人與景致相互呼應。
6. 用語大膽淺白,竟然連「空床難獨守」這樣的句子都出現了,但是這樣的行
事作風,更能貼近女子早年在聲色場所討生活的事實。
3.<山中送別> 王維 6b2

山中相送罷,日暮掩柴扉。
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
1. 「日暮掩柴扉」描寫出作者送別後的落寞,「日暮」時分,太陽西下,天色也
暗下了,這種景象令人格外想念朋友在的時候,有歡笑也有溫暖,詩人寂寥的望著門外,朋友離去走的那條路,朋友當然不在了,也只好「掩門」,那一掩,有多少言語盡在其中?
2. 春草象徵離情,此時春草尚未發,但詩人已經聯想到它明年會綠,可見深切
渴盼,希望能盡快再與朋友相逢。
3. 末句「王孫」指的是詩人的好友,他這一去也許很久不會再見,所以詩人便
懇切的在心裡問:「明年你還來嗎?」,春草一定年年青翠,象徵詩人的想念從未斷絕,草木逢春便再生,但人的變數太大,和植物的確定性一比,人有太多不能掌握的因素,難怪詩人喟嘆。
4. 通篇未見一個「思」字,也未談論兩人送別情形,其實送別很容易令人聯想,
不外乎有餞別的場景,或是感傷的言語,但王維直接從友人離去,自己一連
串的情緒轉折去描述,更能見其別苦,有一首歌說「思念總在分手後」,意近
於此。

4.<踏莎行> 歐陽修 6c

候館梅殘,溪橋柳細。草薰風暖搖征轡。離愁漸遠漸無窮,迢迢不斷如春水。 
 寸寸柔腸,盈盈粉淚。樓高莫近危欄倚。平蕪盡處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

1. 從「梅殘」之後,「柳細」、「草薰風暖」,描寫出此時節正是春暖花開,然而這樣的好風光卻不能與情人共享,反而勾起離人更多的悵惘。
2. 征人心中無限悲愁,所以「離愁漸遠漸無窮」,但是無窮是不能明確表達傷
情的,所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,我的惆悵就向春水一樣無法斷絕的,此法近
於李煜「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」。
3. 下片描寫女子送別情人以後,上了高樓遠眺,想要多看他一眼,明知他早已
遠在千山萬水外,但仍然控制不了自己的離愁別緒,所以雖說「樓高莫近危倚欄」,但事實上女子就是做了這個動作,才知道憑欄遠望徒增傷懷,此句似有化用「獨自莫憑欄,無限江山,別時容易見時難」,而站在高處遠眺,除了闡明女子的思念以外,更有孤獨無助之感,試想女子纖腰如柳,不盈一握,而高處風疾,女子衣袂翩翩,搖搖欲墜,令人無限憐惜。
4. 女子在高樓望向遠方,只見平野開闊,心繫的離人已經遠在天邊,方覺前途
渺渺,毫無方向。
5. 詩詞忌諱重複用字,然而詞人一連運用了三個「春」字:「春水」、兩個「春
山」,一則表明時節,一則春天暗喻男女愛情。
6. 此闕辭一反單一主角敘事的習慣,或是由景入情的傳統,而是情景交融,同
時安排男女主角各自表達情意愁思,猶如電影運鏡手法,雖然天各一方,但
彼此的心意卻仍然連繫在一起,更叫人動容,藝術手法高超。

5.<感遇詩三十八首 其二> 陳子昂 6d

蘭若生春夏,芊蔚何青青!幽獨空林色,朱蕤冒紫莖。
遲遲白日晚,嫋嫋秋風生。歲華盡搖落,芳意竟何成!

1. 蘭若花高雅芬芳,毫不媚俗,詩人以此自比傲骨才學。
2. 「千蔚」和「青青」都是茂盛之意,同義形容詞連用,意在強調蘭若繁盛,也是暗比詩人本身涵養學問之高深。
3. 「幽獨空林色」是讚美蘭若花雅致超群,傲視群芳,然而這是一種顧影自憐,孤芳自賞,對比詩人的一生,即知此為懷才不遇的慨歎。
4. 運用色彩濃厚,「朱蕤冒紫莖」即是朱紅色的花覆蓋了紫色的莖,色彩斑斕,
美不勝收,為視覺的摹寫。
5. 前四句極力描寫蘭若之美,後筆鋒一轉,開始哀憐芳華的消逝,「遲遲」和
「嫋嫋」都是一種漸進的狀態,「白日晚」、「秋風生」呈現了季節蕭瑟的景
象,花木很快就要凋零了,詩人縱有才情,卻一直無法遇到好時機發展,也
是一樣的無奈。
6. 「歲華」和「芳意」都是詩人自憐年華逝去,幻想已經破滅的雙關用語。
7. 全詩採「比興」手法,見蘭若而興起感嘆之思。
6.<桃夭> 詩經周南 6e
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。
之子于歸,宜其室家!
桃之夭夭,有蕡其實。
之子于歸,宜其家室!
桃之夭夭,其葉蓁蓁。
之子于歸,宜其家人!

1. 以桃花嬌艷比喻女子含苞待放,洋溢青春,而「灼灼」二字,更是把年輕女孩的光采照人描寫的淋漓盡致。
2. 相同句式本是詩經慣用手法,但因為這是一首結婚的喜歌,所以反覆吟誦格外有喜氣洋洋,樂不自禁的歡悅之感。
3. 雖然看起來運用的只是抽換辭面這樣的用法,但其實已有層次上的變化,第一段描寫的是女孩年輕貌美,但貌美並無法永恆,也不是一個婦人最重要的本分,所以到了二三段,作者改寫葉子和果實的繁茂,我們彷彿看見女子為夫家傳宗接代,一派瓜瓞綿綿的熱鬧景象。
4. 再三強調女孩嫁到夫家,一定要「宜其室家」,表達出的是那個時候對與「美」的價值觀,並不是單純的外表明艷,而是能夠興旺夫家,和夫家的人相處和睦,那才是真正的美。
5. 本詩反映出戰國時期家庭觀念的重要,同時,能安家方能平天下的理念,也使詩經非常重視家庭關係的作品。

7.<長明燈> 魯迅 6f
1. 吉光屯的居民迷性迂腐。
2. 茶館裡的村人方頭、闊庭幾個討論著,有一個「他」,老想熄掉吉光屯里的長
明燈,要想法子制止「他」。
3. 從大家的討論得知,「他」以前就以這樣的「病」,是他老子縱容他,雖好過
一陣子,但如今又「發作」了。
4. 村人討論出方案,一起來到廟前,「他」果然就在廟前,還是嚷著要熄燈,要
不然他只好放火了,村人先哄騙他回去,一邊鬧到了「他」的伯父那兒去。
5. 眾人建議這樣的禍害還是想個辦法「解決了」,但伯父念及弟弟只有這一獨
苗,殺了未免不忍心,還是決定關著「他」,留他一命,別惹禍就好。
6. 後來只好把「他」關了起來,但是他想放火的心還是不能斷絕,連窗外的小
孩唱歌也不離「放火」二字,此火在故事中固然是「火」的意思,但魯迅所寄寓的涵義是「新的觀念如火種燒起,而且絕不斷絕」。
7. 描寫出士紳階級的自私與殘忍,也正暗喻舊社會的迂腐陳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念慈 的頭像
    念慈

    畫眉山莊

    念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